会计原则——持续经营概念

会计原则——持续经营概念

持续经营概念是指企业将会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经营。这个概念假设公司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被迫停止经营或清算。

在会计中,实施这个概念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根据其预期经济寿命,而不是其现值来计算的。请注意,在这里,企业将假设它们会不断持续营业,并且将持续地使用它们的资产,直到那些资产完全折旧为止。预付款项和应计费用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另一个例子。企业会应计费用并预付费用,因为他们打算无限期地经营下去

虽然公司将无限期经营的假设是存在的,但是,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你一定有听说过一些公司终止了它们的业务,与其他公司合并,等等。这意味着一些企业可能并不会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如果你的会计师认为公司可能不再是一个会持续经营的企业,随之浮现的将是贵公司的资产是否受损的问题。根据固定资产减值的要求,企业必须将其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其清算金额。

这意味着,被假设为会持续经营的企业的价值通常都会高于其终止价值。这是因为一个持续经营的实体在其经营期间将能持续盈利。

审计师会评估企业12个月内作为持续经营实体来持续经营的能力。他们将会把一些事情纳入考量,以决定公司是否应该继续经营。他们考量的一些方面包括:

  • 持续的负面趋势,尤其是经营业绩
  • 公司违反贷款协议
  • 供应商拒绝提供贸易信贷给该公司
  • 是否有任何法律诉讼要求该公司停止运营
  • 公司长期承担不经济责任

因此,你必须确保贵公司的业务运营井井有条,并避免让任何可能使审计师暗示你贵公司不应该再无限期地继续运营的事情发生。此外,贵公司是有可能可以将审计师对企业持续经营状况保持怀疑的看法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的。达到这个目的的其中一种方法是让第三方为贵公司的债务提供担保。这将向审计师保证贵公司会在未来的12个月内继续有效地运营。

或者,你也可以考虑获取新加坡会计服务,这样你才能了解交易安排上的变化将如何影响你的财务报表。

联系我们

    您的姓名 (须填)

    您的邮址 (须填)

    标题

    您的信息